公告:服务器迁移已顺利完成! 网址全面启用 https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枪眼观战】四、隆美尔:正宗的“沙漠之狐”

abominus 2010-1-14 09:1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shengzhazi 2010-1-14 10:46

隆美尔输在后勤,而非输给对手。
实在是一代良将。

u9000 2010-1-16 19:27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bhwxd1840 2010-1-24 13:05

他只是摆在天时地利人和  并不是败给自己 他拥有的难以磨灭的光辉

guiyang 2010-1-26 16:31

我看到有人说隆美尔也不是什么牛人,政治军事上都接近白痴
英国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硬是把对手吹成了沙漠之狐

keepmjsb123 2010-1-27 10:54

很中肯,这家伙绝对是一个战术大师,对装甲部队的使用有着天生的敏感,胆大而机敏,是先锋突击的不二人选。
可惜这家伙,战略思维不清晰,战略上对整个战争的贡献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浪费了很多资源反而办了坏事。

真正用好他,就应该放到东线上打突击,他会是一把无比锋利的钢刀,不过要让他当持刀的那个人,实在是太勉强他了。

白山黑水 2010-1-27 11:49

分析的比较客观。隆美尔确实没有指挥过大集团军。这一点也许是德国反登陆失败的原因之一。

无所用心 2010-1-27 16:23

我建议楼主去看看李德.哈特(闪击战之父)编写的《隆美尔战时日记》,然后再来发表评论。隆美尔英年早逝,使得他无法像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一样可以写回忆录,但他战时留下的大量手迹使得这么一个古今中外难得一见的帅才不至于湮灭于历史长河。不管是从他的军事造诣,战略眼光还是人格魅力,很难再找到一个类似的对手。
对于楼主之文,本人提出几点异议,1战术上,决不是伪装投降,把88毫米放平打坦克这么简单,在欧洲战场时,隆美尔就已经制定出了“冲刺线”这么一种打法,事先在地图上标明代码,直接指挥炮兵按约定的代码轰炸。这在当时引起很大的争议,但事实证明,隆美尔是正确的。在他出任第七装甲师才几个月的时间(之前是一所军校校长),就已经把闪击战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并不意外,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用步兵也是闪击战的打法。《步兵进攻》已经说明了他的理论造诣,在非洲战场上的一再进攻不是楼主所说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恰恰相反,当时隆美尔的头脑是最清醒的。他的后勤问题要比英军的容易处理的多。但英国在经过一万多公里航程的情况下还能源源不断的得到增援。而他呢?他的补给后来都是缴获英军美军的。正是因为他不容对方跟他一起得到相应的增援,所以要打时间差。但当时最奇怪的一点是,他做为非洲军团(德意联军)的最高指挥官,没有后勤管理权,而这个管理权被分为两半,一半归德国,一半归意大利,在最为重要的管理上,当事人没有话语权,而且出现了大家踢皮球的现象,这也是最让隆美尔绝望与痛苦的地方,当他的士兵在前线浴血奋战,而后方却一片歌舞生平,当他战事期间回巴黎养病,看到巴黎街头的出租车穿梭如流时说,汽油并不紧张啊。最让他愤怒的就是当他的士兵手中的装备被英美空军炸成
碎片,而又得不到有效补充时,戈林却说是他的士兵自己丢掉了武器。
2战略:这个似乎一直都是隆美尔的软肋,似乎这个只知道在沙漠里猛冲直撞的家伙只是给人以狡诈之感。但恰恰相反,隆美尔的战略眼光之高超乎大多数人的想像。当托布鲁克被占领后,亚力山大港近在眼前时,罗斯福发给邱吉尔的信中说“我才不管苏联会不会崩溃,但你一定要考虑到埃及沦陷的后果......."这是英美在中东的最后屏障。按照隆美尔的想法,把驻巴黎的三个装甲师调到北非,他就可以把英军全部赶下海去。苏伊士运河的掌握就是掐住了英美的脖子,远比所谓的基辅划算的多,而更为关键的在非洲付出的代价之小是东线无法比拟的。但隆美尔的这些战略想法却被OKA这些人嗤之以鼻。毫不夸张的说,隆美尔的这个战略构思在军事,政治层面比曼施坦因计划更宏大,更有洲际眼光,更具可行性。
3.冒险  隆美尔自己说:“我从来不会冒险”。他说的并不全对,他自己身先士卒,一线指挥,冒着个人风险。曾经被风沙吹迷路,躲在自己的爱车”猛犸“内,而英国的士兵只相距几米。但他从来不拿自己的部队冒险,在军事从来不是一个赌徒,每次都是谋定而后动。不管是进攻还是撤退都指挥若定
4.跟希特勒的关系。不错,正是因为希特勒,隆美尔才有了后来的元帅权杖。但跟戈林之流比起来,隆美尔的元帅来得更实至名归。隆美尔是希特勒提拔,但隆美尔却是德意志军官团的出身,并不是纳粹。当他的儿子参加青年团时,他的建议是到他呆了几十的部队去。因为那里才是真正的军人。在输掉了非洲战场,东线也节节退败的时候,他就已经不至一次的建议希特勒跟西方合谈。而根据他自己的说法,早在1943年,希特勒就已经知道要输掉这场战场。正是当战事不利之时,他才认清了希特勒的想法有多少的荒谬,当希特勒说出雅利安人不值得存活,因为优秀的已经死掉之类的话时,隆美尔就已经意识到这位领袖的精神已经出现了问题。隆美尔之死正是因为他卷入了一场刺杀希特勒的活动中。而他本人并未参与其中,因为按照他的说法,如果刺杀希特勒,前线的一名普通官兵就可以,但因为当时希特勒在人们心中所产生的影响不是别人能轻易代替的。而他所求的不过是让德意志可以保留一些颜面的谈合,不至使人民的生存得到剥夺。所以他极力想劝醒希特勒认清形势,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搭上自己的性命。
5,大西洋壁垒    不知道是什么让楼主怀疑隆美尔对于挪威海岸至法国西班牙边界海岸,全长5000超过公里大西洋壁垒的防卫指挥。可以说,如果没有隆美尔,就没有所谓的大西洋壁垒。正是在他竭尽全力的情况下,大西洋才有了阻挡盟军进攻的可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作为我们这些后来人,旁观者也未必清,甚至更迷。如果稍加留心,看看地图的话,都看得出加莱是盟军最理想的登陆地点。当时对于盟军登陆地点的猜测有四五处之多,诺曼底只是其中的一个。但到底盟军从哪来,这对德国来说确实是个迷。更有甚者,当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几天后,希特勒还兴高采烈的跟隆美尔说:”这次肯定是佯攻,因为他们的这次登陆的时间跟地点跟我们的情况完全吻合。“其实隆美尔后来也承认,当诺曼底战斗打响后,他也认为只是佯攻,真正的登陆点是在加莱。但不可否认的是隆美尔对盟军空军的认识是其它德国将领无法体会的。他在非洲领教了美军的空中优势,所以他一再强调要拒敌于滩头,不让其建立滩头阵地,因为一旦建立的滩头阵地,盟军的空中优势就得到了最大威力的发挥,距离较远的增援部队会被炸成碎片,而不是战争初期的哪种长驱直入了。当空中优势无法平衡时,闪击战已经失去了他的用武之地。而不是OKA那种传统落时的想法,让盟军进来,然后关门打狗。当隆美尔一再的强调盟军的空中优势对地面装甲部队形成的威势时,却招来了”非洲恐惧病“的说法。最后,驻扎在巴黎郊区(隆美尔一在要求部署在诺曼底与卡昂之间)的几个装甲师不出隆美意料的被炸得粉碎,只有一个师的残部勉强冲到了海边,但也回天乏力。
6,人格魅力  隆美尔是个人格相当完美的一个人,一个可以让对手称赞的人就可以做为印证。还有他对他夫人的爱,即使是在战争最紧张的时候,他也不忘每天给他夫人写上一封信,哪怕只有一句话。做为元帅,他手下的士兵在赤手空拳,食不裹腹的情况之下都能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跟他出生入死。纵观人类战争史,能有几人。当蒙哥马利的第八军团中有人表现出众,战友就会夸他”像隆美尔一样伟大”,注意,是“伟大”。这能出自敌人之口实属难能可贵。而盟军为了消除隆美尔的正面形象,不少抹黑他。最为可贵之处就是,隆美尔也对自己的对手有着客观的,正面的评价。即使他打的胜仗再大,也不至一次的说过,英军的素质之高让他敬佩,如果能让他指挥这样的军队,那将是多少的荣幸,将会带来怎样的辉煌。等美军加入了非洲战事后,他就已经认识到这个工业帝国的可怕与强大,在他的日记中,他无奈的写了将来的世界最强者无可争辩的是美国人莫属了,不管是工业制造,机构管理,理念创新和善于学习已经不是其它的国家可以比较。每次看到他写的这段话时,我都不禁佩服他的前瞻性,这个预言在今天已经没人会去怀疑了吧。
最后,拿李德.哈特对他的评价来结尾.世界现代战争史上,还没有那个像隆美尔一个,一手执"剑",一手执"盾"而且都用得如此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li0000 2010-1-27 16:44

楼上的哥们分析得很透彻,我很喜欢研究二战战史,特别是对隆美尔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他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具有一切优秀军人所具有的特质。

zz1yhm2 2010-1-27 16:54

:excellence 他不光是真正的而且是当之无愧的.他被派到非洲战场时,德军在非洲战场上已经是岌岌可危了,要是没有隆美尔的力挽狂澜恐怕,不光是意大利的军队撤不出来就是精锐的德军也得是全军覆灭呀.如果不是后来德军已是强弩之没,后勤,兵员都供不上了他很有可能在非洲打的更好,蒙哥马利真的就不一定是他的对手了.他可以说是德军在二战中的第一名将.可惜下场惨点.

zzw517 2010-1-29 14:42

山本五十六喜欢赌博也是战后的宣传而已,山本并不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他很理智,这点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是一个赌徒,当偷袭珍珠港成功之后,日本军界问他多久可以结束战争的时候,他说:“一年半即可结束战争,不过不是我们结束美国,而是美国结束我们,以我们的国力,最多只能坚持一年半。”

yon123 2010-2-1 14:23

其實如果看過隆美爾的日記,就會發現在當時的北非,他是多麼的厲害了。剛登陸北非,他就立刻用不到一團的兵力向英軍反攻,而且還獲勝,可以說他有勇無猛,可是也可以說他膽識過人。跟曼斯坦和古德林比起來一點也不遜色,他們都是勇於劣勢之下勇敢出擊的將領,也因此常常讓對手措手不及。如果每次都要等到實力大過對方,才敢發動攻擊,那怎麼能夠算得上是名將。而且隆美爾本身根本不是裝甲兵出身,但是他對戰車的指揮方式卻完全符合古德林的教導,那就是指揮官要在第一線掌握狀況,並且集中所有的戰車,不斷的移動和攻擊讓敵人完全無法反應。那時候的英軍有一整個埃及當作基地,他雖然也有義大利的軍隊可以指揮,可是如果義大利人可以打仗的話,根本就不需要他了。而且後來的德國根本就無法持續的供應他一切的物資,可是英軍的將領蒙哥馬利卻有用不完的戰車和兵力,加上美軍的登陸,他還能夠撐了這麼久,能說他不利害嗎?所以我一直覺得蒙哥馬利根本不夠資格稱為五星上將,連她自己國家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很難相處,既驕傲又自負的人。他跟隆美爾正面交手從沒有打贏過,連後來隆美爾因為資源不足,必須進行大撤退時,他也因為過去打了太多次敗仗,怕又中計,結果等到確定德軍撤退才下令追擊,那時候德軍早已完全撤離戰場了。
而且後來隆美爾被撤回歐洲,他又負責防守大西洋,那時候他就知道盟軍一定會登陸,原本依照他的計劃,整個海岸線都要佈滿水雷,可以登陸的地方都佈滿地雷,同時還有一支裝甲部隊隨時待命,等盟軍一登陸就立刻攻擊,把他們打回海上。就連內陸他也在可能空降的地點都安置好防空砲和地雷。只能說他的不幸是盟軍的大幸,在他的計畫還沒完全落實的時候,他就被希特勒賜死,否則盟軍能否順利登陸並進行反攻還真的是很難說。

audreykim 2010-2-7 22:13

这是我玩游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的战争,是个蛮有名的人物!不同的人对战争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xds 2010-2-8 02:32

这个真好 谢谢分享

认真研究 就很有收获

hocooola 2010-2-9 19:41

隆美尔挂了的原因,其实一直都没人能说的明白,只是知道希特勒最后顾及国家士气,给了隆美尔一个自尽,不如说隆美尔是一个希特勒的一个棋子比较好。

tiger1 2010-2-10 01:06

成也情报,败也情报.初期依靠在美国使馆里的间谍,后来美国参战了,密码破译了,狐狸没戏了.那油船让狐狸心疼得哟.

kelvinshi 2010-2-21 02:05

二战德军将领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古德里安,另一个就是隆美尔了.

千里18 2010-2-22 11:33

确实,隆美尔在钻空子方面很有一手,但放卫星也是一高手,打仗已正合以奇胜,“奇”隆美尔做的很好,但“正”就要差不少了,很多都是英国人吹出来的。

fkm99 2010-4-25 13:14

隆美尔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将领,后人的评价还是证明多一些。

无马不是罪 2010-4-25 14:39

回复 3楼 的帖子

在一个没有战略价值的非洲浪费了太多资源了,从总体战略上来说,北非战场是牵制美英法精力的,结果老隆玩happy了,没有收住,失败是必然的。所以,“他是一位杰出的师长,合格的军长,勉强的集团军总指挥”总结的很好,战术出众,缺乏战略眼光。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枪眼观战】四、隆美尔:正宗的“沙漠之狐”